从《宝莲灯》看俄乌之战

来源:格隆汇2022-03-07 07:54阅读:10366

编者按:

以下是作者对俄乌局势的态度,“情感上我同情乌克兰人民,原则上我尊重各国主权,立场上我反对北约不断东扩,感受上我理解俄罗斯的无奈,根本上我讨厌美西方的霸权。”

——出自微博用户“躺平学博士”

俄乌之战进展到今天,结局仍然悬而未决。

已经过去的两轮谈判未能让双方达成共识,意味着这场战争没有在短期之内终止的可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体现。反过来,战争又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剧烈冲击。

本质上,这是俄罗斯的国运之战。普京对抗的是建立在全球两大经济体上的整个北约集团,因此牵扯到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双方必须十分谨慎,使得局势扑朔迷离。

当此时,国内的看客们切勿被一些碎片信息抓住眼球,导致偏听偏信被带节奏。想要抓住问题本质来看清俄乌局势的朋友,不妨重温一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一部经典电视剧:

《宝莲灯》。

01布鲁塞尔效应

先来简单回忆一下,电视剧《宝莲灯》里的主要角色分为三个不同阵营:

正派是一心救母、决定与玉帝作对的沉香一方;反派是维护天庭尊严、对沉香围追堵截的玉帝一方;此外还埋着一条暗线:假装逮捕沉香,实则以修改天条为己任的二郎神一方。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出精彩的戏剧必须具备深刻且冲击性十足的矛盾。《宝莲灯》的核心矛盾就很不错:围绕“天条的破与立”,卫道士与反抗者各执一词,演出了这段神话。

然后再来看俄乌局势,应该很容易就能把握到它的主线。

2012年,芬兰法律学者Anu H. Bradford提出了“Brussels effect”的概念,2020年还出版了同名专著来论述这个理论。在国内,人们把它翻译成:

“布鲁塞尔效应”。

“布鲁塞尔效应”的核心结论,就是欧盟在经济走向衰落的情况下,依然能通过参与顶层的规则制定对全球经济施加重要影响,从而维持欧洲在经济全球化里的中心地位。

这种效应在俄乌局势中最直接的体现,莫过于2月26日对俄罗斯实施的SWIFT制裁。

俄国民众首当其冲。2月28日,卢布在外汇市场上应声暴跌,继2月24日之后再次创下新的历史最低记录。兑换1美元的成交价升至120卢布,比几天前便宜了三成左右。

俄罗斯的汽车、药品等都依赖进口,卢布贬值将使进口产品价格上涨。俄央行公布的1月通胀率为8.7%,其中食品通胀率11.1%,民众的生活消费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从长远来看,上一次受到SWIFT制裁的伊朗,当年GDP暴跌到-6%,里亚尔贬值到原来的6分之1。俄罗斯这次受到的制裁规模更甚当年之于伊朗,未来的经济衰退在所难免。

不费一兵一卒,美国和欧洲兵不血刃在莫斯科上空丢下一枚隐形核弹。这就是“规则”的力量,它不同于法律,后者的力量来源于权力和公理。

规则只能约束同意它的人,规则的本质和它的力量来源,是认同。

回到SWIFT,它的全称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一个国际银行间的非盈利性合作组织,设立初衷是为了确保各银行往来款项的安全且高效率结算。

SWIFT之所以具有如此可怕的杀伤力,来自于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接超过11000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光在俄罗斯,就有466家SWIFT会员。

谁制定了规则,谁就可以对它进行解释,从而掌握权力。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好比王者玩家必须接受ELO机制。骂策划不会有用,除非取而代之。

至于SWIFT,它由来自美、加和欧洲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于1973年成立。在组成管理层的25个董事中,美、法、德、英、比利时和瑞士各拥有2个席位,其它会员国最多1席。

SWIFT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欧盟总部相隔不远,受到比例时和欧盟的法律监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SWIFT是布鲁塞尔效应的最佳体现。

欧洲为何要用这柄利刃,插向自己的胸膛?

02目前是平局

“21世纪的决定性斗争,将以谁有权制定规则为核心”。

在年初《日本时报》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伦纳德提出了以上的看法。

伦纳德的思路不难理解,国际交往中从来只存在绝对利益和相对公平,尤其在经济领域。全球化时期,“此消彼长”的特点更加突出。

倘若能掌握制定规则的权力,至少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布鲁塞尔效应”在过去几十年间的运行机制。

因此,欧洲各国即便没搭上信息化革命的班车,依靠众多世界通用规则的制定机构,依然能在互联网时代保持主导地位。

对于这一点,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感触应该最为深刻。

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总部贝雷蒙大楼

2016年,欧盟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科技企业收集个人数据必须得到用户的明确同意;收集到的数据不能用于企业声明服务之外的目的或与第三方共享。

为了避免缴纳最高几十亿美元的罚款,2018年该条例生效之后,苹果立刻向欧洲用户开启了删除个人数据的通道,并在之后几年内推广到全球。

GDPR作为全球标准被近120个国家参考,与巨头们开拓市场的脚步如影随形。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用之不竭的“石油”,欧盟拥有GDPR,相当于抓住了科技巨头的命脉。

最近的例子,去年7月亚马逊违反条例被罚8.88亿美元。9月,脸书旗下WhatsApp被罚2.25亿欧元。就在上个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又盯上了谷歌的网络分析服务。

欧盟割韭菜的方式不止一种,“反垄断”更是一把无往不利的快刀。

近5年来,欧盟先后对谷歌开出3张反垄断罚单,收到罚款超80亿欧元。苹果情况稍好,只需每周向荷兰反垄断监管机构缴纳500万欧元罚款,截至本周累计到3000万欧元。

截至2021年,在全球市值最高的30家互联网公司中,来自欧洲的只有德国SAP,可谓硕果仅存。然而今天布鲁塞尔效应仍然在发挥它的作用,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是市场。

欧盟27国拥有4.5亿总人口,2020年人均GDP为3.4万美元。欧洲地区是苹果、脸书等众多公司本土之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庞大且富裕的消费市场赋予了欧盟更多话语权。

其二是技术。

欧洲是现代制造业的发源地,在凭借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的同时,也率先划定了众多行业准则。其他国家要完成工业化进程,必须遵循这些既定的规则。

比如在造船行业,韩国从1999年开始就拿下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但韩国每卖一艘船,大部分利润都要作为专利费上交欧洲,本质上做的是薄利多销生意。

谁让为造船行业制定规则的是法国、西班牙等昔日“海上霸主”,并且真正尖端且利润空间更高的豪华游轮和科考船等高端船舶制造技术,仍然掌握在欧洲国家手里。

那么问题来了:论市场,欧洲不是最大的;论技术,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对于美、欧、中之间围绕“制定基于规则的秩序”的竞争,伦纳德给出了“目前是平局”的结论。

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决定最后赢家的胜负手又是什么?

03华盛顿共识

1989年,为解决第三次石油危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提出了十条政策,核心思想是“给市场完全的自由”,它们被统称为:

华盛顿共识。

在“华盛顿共识”提出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指导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共同开展工作,经济全球化时代徐徐展开。

如果布鲁塞尔效应只局限于行业尺度,利用制定规则来收割利润。华盛顿共识则与其说建立在自由主义之上,其实意在通过更完整的底层经济制度,在国家尺度上进行经济殖民。

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经济诺奖得主威廉姆森

华盛顿共识何以有如此威力?

美国2021年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约7.4亿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但并非没有对手。中国消费市场连续数年达到美国的90%到95%,日本、欧盟的消费能力也正在复苏。

技术方面,美国掌握了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底层技术——从CPU、GPU等基础设施,到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工具。但科学永远是不断发展的。

往前看,电气时代,欧洲制造工业体系无论在全面性还是先进性上都无懈可击,仍然在互联网时代输给了美国技术。

往后看,信息时代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话语权,仍然无法阻挡日本在氢能源车技术发展上独步天下,中国在下一代通信技术上弯道超车。德意法三国宣言也让欧盟看到了在工业4.0时代重振欧洲制造业荣光的希望。

这是一场关于21世纪规则制定权的较量。但没有哪个国家甘于失去制定规则的权力,所以它注定是不公平的。

放眼全球,日本的半导体技术在发展到世界顶尖后跌落神坛,在新能源车时代首屈一指的氢能源技术被排挤出主流路线,中国在芯片领域也被卡了脖子。

至于欧盟,开启SWIFT制裁之后,单单俄罗斯占欧盟4成的天然气出口价格飙升就是无法承受之痛,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欧盟当然不傻,但在确定这个世界运行机制的所有规则之上,存在着一则牢不可破的“天条”。这就是布鲁塞尔效应臣服于华盛顿共识的原因。

“天条”本来掌握在英国手中。工业革命后,世界金融体系在很长时间内以伦敦为中心,英镑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其次则是法郎和马克。

早在一战前,美国的GDP和人均GDP已经超过英国。但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的说法,直到1928年,英镑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份额仍然高达八成。

改变发生在二战之后,欧洲各国几乎打空了所有外汇储备。受战争影响最小的美国终于粉墨登场,在重建国际秩序时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成为“全球贷款人”。

凭借美元主导地位,源源不断的财富从全世界流向华尔街。石油危机后把工业血液与美元绑定,更使这种地位牢不可破。

战争,不过是确保规则不受侵犯的一种手段。

2003年,萨达姆宣布将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改为使用欧元支付。当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年底遭到逮捕,三年后被处死。

2015年,英法德、奥地利和俄罗斯共同投资的“北溪2号”管道项目正式启动。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北溪2号”投产后,俄罗斯80%的对欧出口天然气将由管道输送。

去年普京还在发言中表示,俄罗斯考虑用欧元同欧洲结算天然气。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只要地下石油一天没被抽干,中东和东欧的战火,就永远不会停止。

04结语

把历史放大到地球尺度,人类的出现只是偶然。同样的,把历史放大到人类的尺度,和平年代也是个幸福的偶然。战争,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

《三体》告诉我们,只有“威慑纪元”才能带来短暂的和平。然而北约不断试图用东扩挑衅目前的均衡状态,普京不得不证明,他依然是那个威慑率100%的执剑人。

当然,政治家永远纸上谈兵,那些无辜的民众却在真实地失去家园和亲人。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应当谴责每一场被主动挑起的战争。

想推翻“天条”,战争无济于事。从悟空到沉香,两次大闹天宫结果都是失败,毕竟螳臂无法挡车,只有猴子死了一大片。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解读
财通社午盘点评
原文【午评:创业板指涨逾2% 化工板块领涨】指数高开后小幅下探,随后集体走高,创业板指涨逾2%,深成指、沪指均涨超1%,有色铝、半导体、旅游餐饮、染料、水泥等板块活跃,注册制次新股、快手概念领跌,两市个股涨多跌少,涨停50余家但炸板率高,市场氛围一般。
解读师红峻 02-08
掘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这些上市公司望受益
原文【世界智能汽车网联大会今日开幕 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京召开,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据主办方透露,在11日下午举办的大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并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线、愿景和战略目标进行详细介绍。(中证网)
解读师海鑫 11-11
财通社午间收盘点评:市场仍将延续小幅反弹,继续关注部分滞胀的新能源车、城商行、5G通信等板块
原文【午评:指数早盘震荡上涨 周期板块持续走强】指数早盘整体震荡上行,沪指时隔近3个月再度触及3400点,染料、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行业板块全线爆发,白酒、军工股活跃,机场、旅游股走弱,两市个股涨跌参半,涨停50余家,赚钱效应较好。
解读师红峻 11-23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