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业航天迅猛发展 中国版“星链计划”呼之欲出

A股来源: 证通社2020-01-22 10:17阅读:7498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在京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研制发射了超过40颗商业卫星,主要是100公斤以下的微纳卫星,覆盖通信、遥感、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

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商业卫星发展势头强劲,卫星制造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呈现梯队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航天企业牵引高性能商业卫星研制,商业航天企业瞄准细分领域发展卫星并积累技术能力。

今年1月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一枚“猎鹰9”火箭将第三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继续搭建其全球卫星互联网。

根据美国发布的“星链计划”,其在2025年之前将向地球近地轨道发射约1.2万颗星链卫星,组成大型卫星网络,为全球终端用户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上网服务,欲跳过5G直达6G。

蓝皮书提到,面对全球商业航天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紧跟世界步伐发展商业航天。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更多资本参与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卫星,开展增值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传统航天企业带动商业航天发展,积极开放供应链,加强资源共享,促进技术发展,创新商业模式。

事实上,在2019年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多家央企联手打造的国家级商业航天项目“鸿雁星座”已投入运营,标志着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正式启动。

“鸿雁星座”计划是一个由300颗低轨道小卫星组成的具有全天候、全时段且能在复杂条件下实时双向通信能力的全球系统,能实现对海域航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对全球航空目标进行跟踪和调控,以保证飞行安全,还能增强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提高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精度。

“鸿雁星座”计划于2020年左右建成“2+4+2”系统,2023年左右建成窄带系统,2025年建成宽带系统。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于淼表示,随着空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卫星运营服务逐步成为商业航天的价值高地。商业航天企业通过运营卫星、挖掘数据、分析信息,实现产业链中下游整合,促进航天与其他行业融合,创造更多价值和盈利。

此前相关新闻发布时,中国卫星、中国卫通、北斗星通、航天科技和天银机电等个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中国卫通(601698):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是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也是我国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于2019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

高通量卫星驱动卫星服务产业快速增长。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属于卫星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形成规模经济的资本投入大且边际使用成本较低。未来,高通量卫星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相比于传统通信卫星,高通量卫星在容量及单位带宽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在宽带接入、卫星中继站、移动通信、广播通信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竞争力和应用前景。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